案例精選:
隨著國家發改委能耗雙控政策的下發,全國已經有12個省份因為能耗雙控、供電量不足和環保限產政策而被迫拉閘限電;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萬物互聯、人機智聯的數字時代。新基建是構筑數字時代的新結構性力量,能迪科技投身于智能配電系統與自控系統研發已有19年實踐經驗,旨在促進工業制造企業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國家節能省電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項目介紹:
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中心規劃占地3300畝,共16棟單體建筑,由‘一心、一區’兩個板塊組成”。以及農業農村部批復建設的“成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點,肩負著科技創新、產業孵化、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以及服務全川、輻射西南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歷史重任。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建設節約型社會”號召,今年9月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與能迪科技集團并肩,應用智能配電系統,解決創新核心區一期項目供電配電問題。
項目情況:
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作為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的大型場所,其配電系統具有規模大,系統復雜,分布分散雜亂、難以進行有效率的系統化管理等特點;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配置了大量控制設備、空調變頻設施、應急電源系統、自動化、智能化設備,設備運行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能源成本支出較高,需要采取節能措施;能迪科技集團為其供應了40多套智能配電系統來解決創新核心區一期項目供電配電問題,控制設備主要由施耐德低壓電氣等元件組成; 通過對各用電終端進行電能參數測控,通過傳輸介質將信號傳輸給系統層,在系統層下,各用電終端的數據會集中在軟件界面下進行可視化管理,實現電能質量和電氣設備狀態數據透明化管理;通過抽取一定時間段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結合用電實際需求,優化電能調度手段,實現電能調配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過渡,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電能消耗,實現可控、定向節能的目的。
成都農業科技中心作為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能迪科技提供的智能配電系統方案幫助其建立了系統化、信息化的配電管理平臺,將各用電終端集中化管理,改善用電環境,提升用電安全層次,消除安全隱患;用電量同比下降10%-30%左右;設備故障率降低,排除故障時間大幅度縮短;對各配電房內電氣設備的運行操作全面可控,實現和保障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配電系統的可靠、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本文關鍵詞:智能配電系統
轉載標記原文出處:http://www.cyyl4.com/detail/Laboratory-industry/166